2018届毕业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填报规则
一、基本情况
1、 专业:缺失专业的补充完整,不能用汉字自行填写,严格按照学历层次使用相应的代码。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提供转专业材料,才可以更改库中已有信息。
2、 是否师范:否,五年制根据情况填写。
3、 培养方式:非定向,五年制根据情况填写。
4、 毕业时间:201807。(可批量操作)
5、 专业方向:专业名称中有括号项的需要填写。
二、派遣情况
6、 困难生类别:不能用汉字自行填写,按实际情况选择。(“家庭困难”是指根据学校认证的困难生)。
三、其他
7、 生源所在地:依据实际情况选择。注意:生源地区是指高考前户籍所在地。
填表说明:生源都要填到市县一级,直辖市(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)、省会城市(南京、杭州、武汉)、江苏省地级市(无锡、苏州、常州等)都要填到区一级。请先选择省份,再选择城市,最后选择具体的区或县。★生源地的判断依据:生源地是指学生高考入学前户口所在地,一般是父母户口所在地,某些到非户口所在地的学校借考的学生,不能把户口填报为借考学校所在地。例如:学生小李父母户口在无锡市,小李到南京市的某学校借考,那么,小李的生源地应该填报无锡,而不是南京。注意:很多同学会把生源地错填成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或南京市玄武区,请重点审核!!!!!!
8、 考生号:不能缺失
9、 扩展项1:填写录检号,若有不在库的学生,需补充此项,同时提供录检表。
10、 扩展项6:班级名称。
11、 扩展项7:院系名称。